行业动态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上海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上海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作者:chinazz  发布时间:2011-05-11 10:32:16  点击:

  

  从数字看城市(截至2010年底)

  ■上海港码头泊位超1100个

  ■建成4座航站楼5条跑道

  ■铁路客运能力五年增两倍

  ■高速公路里程达776公里

  ■中心城区形成“4桥12隧”

  ■轨交运营总长452.6公里

  春满大地,生机盎然。这些天,上海新一轮200公里轨道交通、2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已如火如荼:

  轨交11号线北段二期等4条新线全面开工,五年内,上海除崇明外“区区通轨交”;长江隧桥以北,崇启通道建设紧锣密鼓,预计上半年将完成结构工程,一条高速“生态公路”很快将连接崇明与江苏启东……

  统计显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8000亿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其中重大工程完成354项、投资5500亿元。

  对于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而言,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面向“十二五”,上海将积极推广世博城市管理经验,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为建设一流的现代都市插上软硬件皆有力的“双翼”。

  基础设施四通八达

  空港、海港、信息港,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让人流、物流、信息流在上海欢快地交汇、流动。

  2010年12月31日,有一组统计令人击节:上海已先后建成了4座航站楼、5条跑道。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形成“3主3辅”共6个客运站格局。市域快速路网基本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776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200余公里;市域道路(含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黄浦江越江桥隧设施新增10处,中心城区形成“4桥12隧”格局,越江通行能力增加约一倍。轨交(含磁浮)形成12条线、运营线路总长452.6公里的基本网络,在世界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城市基础设施家族“人丁兴旺”,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项目数量和里程长度的叠加,而是科技含量和使用功能的全面提升。一个小小的例子,或许足以证明:在今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承担了上海主要重大市政基础设施设计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一家获一等奖的自主创新企业。通常,“科技进步奖”奖励的都是单个项目,上海市政院凭什么能够摘取科技进步领域的“团体奖”?看看他们担纲设计的作品,便能豁然开朗。

  上海长江大桥工程,为轨道交通“并肩”预留了空间,既能节约空间,又能节省造价,对今后的桥梁建设开启了全新思路;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近50万立方米建筑废弃物及渣土变废为宝,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建道路中的建材;各种减振、降噪、防滑路面材料也悄然出现在申城街头……资源节约、节能省地的理念,在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已是随处可见。

  城市运行效率提升

  今年清明、“五一”等节假日,不少“自驾一族”迷上了一个名为“路线·途”的微博。瞧,5月1日,微博上的信息不断:“上午8时,G1501(东环)高东收费站进口较为拥挤。请各位去崇明游玩的朋友注意行车安全;”“S4将于5月1日17时至5月2日6时对下行(市区方向)金都路至春申路路面进行施工,建议司机朋友从S32、G15绕行”……

  这是上海市公路路网管理中心的官方微博。在这里,每天有工作人员即时播报上海公路的交通状况。支撑发布信息准确性的,是一套完备的“上海市高速公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及时掌握路况信息,还能对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研判,将交通状态分为畅通、拥挤、阻塞等不同程度,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显示,驾驶员们可通过道路上的信息板、网络、热点电话等多种渠道获得最新的道路信息。有了这样的道路交通“千里眼”、“顺风耳”,出行的效率自然大为提升。

  为城市管理装上“奔腾芯”,发生在上海公路上的变化,还只是沧海一粟。整合各类资源,能使之在“集聚—裂变”的过程中释放新的能量。“十一五”期间,上海整合城建领域热线资源,建立了统一的“12319”城建服务热线。市民碰到各类“急难愁”问题,无需再记下繁杂的电话号码后向各专业部门反映,而是由“12319”一口受理、督办。去年一年,“12319”共接听市民来电约67万个。一套覆盖全市18个区县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也已建立,以实现城市管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管有力”。截至去年底,上海网格化管理已累计立案382万件,结案379万件,结案率达99%。

  市民生活品质更高

  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如何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化解民生难题,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这是事关重大的课题。

  绿地江桥基地是上海最早启动的保障性居住社区,记者看到,小区不仅在组团、绿化等综合环境上动足脑筋,节能技术也丝毫不含糊,运用了节能门窗、外墙保温系统、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绿化节水灌溉等多种节能设备。上海以实际行动证明:保障房的建设,要与社会发展并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旧区改造,居民们既盼又怕,盼的是能尽快改善居住条件,怕的是动迁过程中不公平。2008年起,上海实行旧改新政,以事前“二次征询”制度,分别解决居民“愿不愿改造”和“如何改造”的问题。已经开展事前“二次征询”的46个地块,全部通过规定比例正式启动改造……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郊区农民理应分享。上海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仅去年一年,就完成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3200多户、村庄综合改造114个、“村沟宅河”整治1000余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4万户……

  “十一五”的帷幕已缓缓谢下,“十二五”开局成绩斐然。“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突出城市安全,加强工程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来自市建设交通委的消息显示,一份包括10项主要任务在内的建设“大菜单”已经出炉。崭新的“十二五”,带来的将是一个更为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上海。


 

来源:中国上海网

版权所有◎中国资质网    沪ICP备09008023号-21

电话:400-880-1818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港路299号禹洲广场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