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际,中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同样也在考验着人类的智慧。汇聚了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体。世界70%的能源、75%的垃圾、80%的二氧化碳都在城市中产生。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天津市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滨海新区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将于9月28日举行。此次论坛主要围绕“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城市的生态未来。
在此次论坛召开之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城市节能问题,专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对于当前舆论十分关注的个别地方拉闸限电的做法,仇保兴直截了当地表示了批评。他认为,这是某些地方政府临时抱佛脚之举,而没有注重节能减排的长期制度建设。此外,拉闸限电的做法甚至难以达到减排的预期目的。因为,拉闸限电导致小型柴油发电机的热销,这里隐藏着实际耗能和气体排放增加的危险。
关于耗能大户的建筑能耗,仇保兴认为,建筑节能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的排放领域,一旦现在所建建筑不节能,用户今后是难以自行修正、改变的。
建筑能耗占比会逐步上升
第一财经日报:一直有说法称,建筑能耗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很大比重,目前这一比例大概是多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什么水平?
仇保兴: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6%。世界平均水平是32%左右,发达国家占35%。为什么我国建筑能耗比国外低呢?因为我国现阶段建筑的着重点还在于满足居住空间需求,而不是全面满足居住舒适性方面的需求。
可以预计,一旦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建筑能耗也会随之上升。我国有许多大学办公教学楼,原来是没有空调的,现在新的校园办公楼基本都装上了空调,既有建筑如办公楼、厂房改造等也属于这类情况。
此外,未来农村也将是建筑能耗增长非常快的地区。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是以化学农业、能源农业为特征,导致一个农民产生的能耗比城市居民平均水平还要高三倍,这条路在我国是行不通的。我国农民目前的人均能耗是城市居民能耗的三分之一,农民家里还很少有空调,一旦农村走上发达国家化学农业、能源农业的路子,农民追求生活的舒适性,也会出现农村能耗高于城市的现象。
日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趋势上看,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会逐步上升?
仇保兴:对。所占比重会不断提升。
日报:对于多数民众而言,建筑节能看似意义重大,但距离日常生活太远。人们可能会问:这事真的那么重要吗?要是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说?
仇保兴:对普通百姓来讲,建筑节能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可以说远——涉及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也可以说不远——一些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对节能有很大的影响。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国南方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比发达国家同纬度地区的建筑能耗低得多,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原因在于,我国的居住建筑基本采用分体式空调,空调使用时间和覆盖范围可以灵活调节,而发达国家居住建筑多数是用集中式空调,从这个意义上说,分体式空调客观上缓解了我国建筑能耗上升的势头。
我国北方地区实行冬季集中供暖,每个供暖季的单位面积平均耗煤量比北欧诸国要高30%,主要原因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居住建筑没有实行分户计量,采暖费用不是按用热多少来收取,而是按建筑面积计算,这种方式对民众的行为节能没有激励作用,致使很多建筑在无人使用时暖气照样开着,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建筑仅占全国城镇建筑总量约十分之一,但建筑能耗却占到全国的40%。如果供热也像供电、供水和供气那样,使用多少热付多少费,根据国际经验,节能率可以达到30%左右,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供热计量后节能总量将极其巨大。
“大棒”与“胡萝卜”并行
日报: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革看起来潜力很大,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如何?
仇保兴:供热计量改革在有的城市如天津、唐山、承德等地已经推开。当地老百姓一开始也不相信节能还能够节钱,后来做了几个供热计量的示范小区,实行计量收费后小区居民当年返还供热费户均400元,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这些小区在实施供热计量改革以后,居民通过墙体、窗户节能后还可再获得户均几百元钱的采暖费返还,这笔钱对收入不太高的居民而言也是不小的收入。有了这些小区的示范作用,当地居民纷纷要求增加供热计量改造任务。
一些地区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进度不理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意识问题,有的地方政府领导误认为“大锅饭”式供暖是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求稳怕乱;二是怕麻烦,一些家庭装修时在暖气片外面包了一层,这会导致能效降低10%~15%,有些用户怕损坏装修不愿意再次进行改造;三是供热公司垄断,不愿意实行供热计量收费。这是因为,如果按面积来收费供热公司就像是官办企业,一旦改成按用热量收费就好像变成了服务性企业,自身地位一下子下降了许多。这三大因素导致北方地区供热计量改革虽已推行十多年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日报:你刚才说既有建筑改造起来成本比较大。那么,对每年新增建筑的节能又是怎么要求的?
仇保兴:我国对新增建筑节能这一块非常重视,颁布了新增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通过连续5年的城市新建建筑节能检查发现,开始实施检查的第一年,建筑节能在设计阶段执行率仅为60%,施工时又打了一些折扣,执行率大约在30%。而去年的检查结果表明,建筑节能在设计阶段执行率已达99%,施工阶段已达90%。
目前北方地区绝大部分新增建筑供热都是可以计量的,但实际热计量收费并未得到真正推行。一些供热公司对已装热计量表的建筑仍不按表计费,还是像原来那样按面积计算费用。5年前,我国就开始按照强制性节能标准对北方地区新增建设进行验收,建筑必须要装有计量表才能验收,但这些表多数不是热力公司而是房地产公司装的,只是为了应付验收。这就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市场上质量越差的计量表越有销路,质量好的反而没有市场,因为装表和实施计量收费不是同一家单位,市场上根本不需要质量好的表。
日报:怎么扭转这种现象,以便让地方政府积极进行供热计量改革?
仇保兴: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热计量表由谁负责安装,谁负责检测,谁负责收费,这几个方面应该统一起来。为了应付国家的强制性节能标准检查,开发商装表就会把不能转的表装上去。装表和验收的责任主体在地方,但热力公司不愿意做。我经常跟一些城市领导讲,如果哪个热力公司不愿意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就应该换能改革的人上来。30年的经验证明:中国式的改革成败与负责人改革意识直接相关。
其次,除了“大棒”,还要有“胡萝卜”。例如,北方地区的城市要申请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首先要求该市住宅供热计量必须达三分之一以上,否则申请就通不过,这样一来质量好的热表销路一下子上去了,因为地方想拿这笔财政奖励的资金。
在北方地区,既有建筑节能供热计量改造,每平方米由财政补贴45~55元,这是为了促进老百姓的行为节能,形成节约意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机制和道德号召两方面都要抓,过去是号召助人为乐的雷锋,现在要号召节能减排的雷锋,但很大程度上也要靠利益机制来引导。
“拉闸限电”很糟糕
日报: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建立问责制,把公共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主要领导干部评价考核指标。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政策?出发点是什么?
仇保兴:将问责制纳入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意义重大。比如,某个城市每个采暖季要消耗500万吨标准煤,如果采取建筑节能改造,可以节约出三分之一,即约170万吨标准煤,节能减排量非常巨大。
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刚刚发了文件,要求地方城市申报园林城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申报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都必须在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革面积达到总量的三分之一,目标是通过设定硬指标来引导地方政府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革。
日报: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区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怎么看待地方的这种做法?
仇保兴:一些地方不在长期机制建设方面促进节能减排,却总是临时抱佛脚,靠拉闸限电这些实际效果很糟糕的手段来临时性地完成指标任务,这是一种很坏的做法,其结果是污染更大、能耗更大、能效更差,这种做法没有实际意义。
拉闸限电后,那些工厂的生产实际上停不下来,因为生产流程不容许停电或要完成订单,必须要在限制期限内交货,一些企业就会去购买小型发电机自行发电。小型发电机的效率比大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低许多,结果消耗的能源比原来还要大得多。
一些地方拉闸限电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小型发电机的价格猛涨,柴油消耗直线上升。最后没有实现节能,能耗反而更可怕,而且,小型发电机组污染气体排放可观。
现在有些地方领导对工业领域的减排比较重视,但对建筑和交通两方面的减排工作并不很关注。虽然目前我国工业能耗还占大头,但工业减排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对几个因素很敏感:一是燃料价格;二是技术创新;三是国家激励政策。而交通能耗和建筑能耗是刚性的,一旦成形,改变起来难度很大。要把不节能的建筑改造成节能建筑,资金投入会较大。
对假李逵要喊打
日报:目前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正在编制,在建筑节能领域,有没有新的目标或者思路?
仇保兴:“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强调将建筑节能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以前最大的问题是对建筑节能不够重视。我国曾经出台过十大节能工程,建筑节能只是其中一个。实际上,一旦建筑节能得到实施,比其余九大节能工程的节能总和还大许多。
建筑节能的“十二五”总体思路是两个跨越。一是节能标准的跨越。国外是先把标准定为节能30%,然后是节能50%,每提升一次,建筑外墙就改造一次,这样反复改造造成资源浪费。我国一开始就直接实行节能50%的标准,第二步再将标准提升到节能65%。
二是从节能建筑跨越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当前国际通用的一个概念,不仅包括节能,还包括节水、节材、节地等。我国将同时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和绿色节能标准,节能建筑是事先按标准强制推行,绿色建筑是事后监测评价发证。
日报:近期一些房地产企业也开始主打“低碳地产”概念,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宣传口号?对此你怎么看?
仇保兴:对假的李逵,我们要喊打。现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假的东西很多,不仅有假低碳、假绿色,甚至有假的联合国人居奖,只要给钱就发奖,这种做法太可怕。我们要把能效评价制度建立起来,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国家颁发的能效证书,是否节能值得质疑。
版权所有◎中国资质网 沪ICP备09008023号-21
电话:400-880-1818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港路299号禹洲广场18楼